近日,姚家蕩社區 “HI 未來” 公益暑托班內,一場專為青少年設計的 “紅船精神” 宣講課在此開展。中國計量大學 00 后大一學生孫僑以生動鮮活的 “童言童語”,為 30 余名孩子解碼紅色精神,讓百年紅船的故事在輕松氛圍中浸潤童心。
這位祖籍安徽蕪湖、現居御緹嘉苑的年輕宣講員,從 1921 年的歷史講起,用簡明語言還原紅船精神的起源:彼時中國正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,中共一大在上海遇阻后,13 位代表轉移至嘉興南湖一艘長 16 米的絲網船,完成了締造中國共產黨的使命。就像在漆黑的夜里點亮第一盞燈,紅船從此成為照亮前路的精神燈塔。
在闡釋紅船精神三大內涵時,孫僑巧妙融入孩童熟悉的生活場景。講解 “開天辟地、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”,他以搭積木作比:別人只敢拼小房子,你們卻想造會飛的城堡 —— 紅船上的先輩正是如此,在苦難年代勇敢開辟新路,立志建立一個讓所有孩子有書讀、有飯吃的公平國家。
談及 “堅定理想、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”,孫僑播放了紅色微課堂《兩彈一星立國威》。屏幕上,卡通畫面再現科研工作者在戈壁灘攻堅克難的場景,他順勢引導,從紅船上的艱難起步,到科學家們隱姓埋名造出‘兩彈一星’,這份不怕困難、堅持到底的勁頭,就像你們學騎自行車時,摔了再爬起來的執著。闡釋 “立黨為公、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” 時,他將歷史與現實相連,紅船上的先輩為了千萬百姓的幸福拼搏,就像老師默默備課、警察守護平安一樣,都是把‘大家’放在心上。幫同學整理書桌、為班級打掃衛生,也是在踐行這份溫暖的精神。
宣講尾聲,孫僑發布 “紅船行動” 計劃,鼓勵孩子們通過講述紅船故事、主動提問、幫助同學、堅持練習技能等方式,將精神轉化為行動。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寫滿認真,有人已悄悄在筆記本上畫下小紅船,用歪扭的字跡寫下 “要像紅船先輩一樣勇敢”。
這場 “00 后講給 10 后聽” 的紅色宣講,以童趣語言架起歷史與當下的橋梁,讓紅船精神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扎根。正如社區工作人員所說:“當紅色基因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傳承,信仰的種子終將長成參天大樹?!?/p>
鏈接:https://app.jiaxingren.com/webDetails/news?id=443296&tenantId=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