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總結《中國計量學院文化建設行動計劃(2013—2015)》的實施成果和經驗,繼續挖掘和培養一批體現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、深受師生喜愛的校園文化成果和品牌,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,我校于今年3月啟動第三屆校園文化品牌評審工作。各單位積極籌劃,凝練經驗,踴躍申報。12月3日,第三屆校園文化品牌評審會在明德北六樓會議室舉行,校黨委副書記陶偉華出席會議并講話,黨校辦、宣傳部、學工部、研究生部、教務處、工會、團委、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現代科技學院等部門和學院負責人擔任評委,各二級學院黨委(總支)主管學生工作書記和輔導員、學生代表參會并擔任大眾評審。
陶偉華在講話中圍繞三個“精”字對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他指出,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,一是要堅持弘揚“精思國計,細量民生”的校訓精神,它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,具有豐富內涵。要將校訓精神融入人才培養、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當中,使校訓精神內化于心、外化與行,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;二是要堅持“精品引領,百花齊放”,目前,學校共舉辦了七屆“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精品項目”立項活動,并給予經費支持,為培育和凝練校園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,精品項目要想提升為品牌,必須有引領,有方向,持續深入的做下去;三是要堅持“精準發力,重點突破”,校園文化品牌的樹立需要校、院兩級共同努力。要從師生的內生需求著手,與計量特色、專業特色、學科特色相結合,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、自覺性,建立良好的動力機制。他強調,要努力擴大文化品牌輻射性,進行合理的頂層設計,用精準的眼光,科學謀劃,扎實推進,真正發掘出有潛質和生命力的校園文化品牌,在全省、甚至全國形成影響力。
各單位、部門匯報人按照抽簽順序,結合PPT及項目支撐材料,從目標與思路、方法與過程、成效與經驗等方面對各自的校園文化項目做了精彩展示,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。最終,經現場投票,《啟明誨人重知行 合力育人細無聲——中國計量學院啟明學院(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院)培養具有鮮明青馬特色的優秀學生骨干》(團委)、《文化渡人 潤物無聲——量新學院“思源文化”活動》(量新學院)、《持續營造專業特色文化 深入助推學生全面發展——法學院知識產權周系列活動》(法學院)、《中國文化節》(人文社科學院)、《發揮專業特色 提升質量意識——質安學院“質量文化節”系列活動》(質量與安全工程學院)和《浙江省高校市場營銷大賽——深度校企合作培育應用型營銷人才》(經濟與管理學院)等6個項目成為我校第三屆校園文化品牌。